骨灰甕的存放,高科技的埋葬方法你可以接受
墓地:
墳墓藏在茶園裏。
竹林綠,茶香。如意陵不是陵墓,而是一個集休閑、旅遊於一體的園林。這裏不僅有茶園和竹博物館,還有中國的學校和禪堂。
你看到的是占地200畝的山茶花園。茶枝上長出了新芽。一片翠綠的茶園,原來是一種新型的節地葬“藏茶河邊”。
墓隱於茶,是墓不見墓。“施工時將茶田全部進行保留,不做中國傳統文化形式的砍伐建墓再補種綠化。而是通過使用一個小型建築藝術碑,占地面積也小。”
據工作人員介紹,在安葬方式上有一點小創意。定制了一個不鏽鋼槽,槽內種植了草皮,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放置時直接提起不鏽鋼槽即可放置。草坪取代傳統窯洞覆蓋的效果,既增加了墓區的綠化面積,又將這座墓的面積降到了最低,墓區雙窯洞面積不超過0.29平方米。
家庭追思堂:
利用電子設備實現資源共享
在古代儒家倫理中,家庭觀念非常深刻,他們大多會建立自己的家庭紀念館。在這裏,利用電子設備和資源共享的理念,建立了分時家庭紀念館。
小小的紀念館裏,牆上安裝著液晶顯示屏,可以顯示家訓、族譜、恩澤榮耀的記錄、祖先的音容笑貌等。,可容納10-20人同時進行祭祀和祭奠活動。
只需要提前預約就可以直接使用,實現了資源信息共享經濟最大化。這在全國企業還是首創。
骨灰寄存:
物流行業智能分揀系統介紹
除了陵園,陵園裏還有骨灰存放處。在仿唐宋的新中式建築中,長慶堂是骨灰龕存放建築。
三棟建築,分別命名為松、竹、菊。共有17524個骨灰甕可以存放在外面,共有34個紀念位,可以選擇中西方風格的紀念位。
追的地方,都用木門隔開。在祭奠台上,有一個電子視聽裝置,可以播放逝者的生平,也可以放置電子香爐和花祭。提前電話預約,骨灰盒慢慢升起來。“一家人可以來拜神,聊天,有蒲團和椅子。禮拜時間15~20分鍾。」工作人員介紹。
結束時間之後,骨灰盒又會開始慢慢發展落下。下一戶家庭可以稍作等待,就可以完成緊接著在追思位上祭拜逝者。
骨灰甕的升降完全是智能化操作。
這裏就像一個現代化的大倉庫,一排排“貨架”被分割成獨立的小格子,骨灰盒就放在裏面。用手機操作,一個機械臂會把骨灰盒取下來,放在傳送帶上慢慢向前移動,最後降到祭奠位置下方,然後上升。全程只需要兩三分鍾。
輸送帶分為兩層,上層傳動,下層背部傳動,不會造成“交通堵塞”。
其實這個原理就是取自物流行業的智能分揀系統骨灰龕位。電腦系統與手機連接,家屬自行預約,設備自行運行。該系統在殯葬行業的應用在國內也是首次。
“1萬多個骨灰盒,如果沒有按照墓地存放,要用一個很大的一片地。而智能骨灰龕位可以同時通過數據壓縮存儲發展空間設計有效管理提升寄存量,提高學生使用工作效率。其實,智能化的應用,也是在生態節地葬中的一種嘗試。”民政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
各方說法
對於這種新型殯葬方式
你怎麼看
公民對手段的新概念有不同程度的接受。
“這很有智慧,也很有儀式感。對於小家庭,我覺得可以接受。本來土地就緊張,現在墓地價格也很高。這種20元骨灰存放一年的方式非常劃算。市民張先生說,時代不同了,他可以接受。
當然,有不同的聲音。“中國人講究安葬,骨灰存放在墓地,也就是死者出生後的家,應該安全穩定地固定在一個地方。我覺得移動骨灰盒有點不舒服,盡管技術上是可行的。”
網站熱門問題
一個人的骨灰你能保存多久?
雖然你可以在家中存放骨灰的時間沒有時間限制,但你可以考慮將骨灰埋在墓地,或者用它們製作一件首飾作為紀念.
骨灰龕的標準尺寸是多少?
靈柩是一種高等級結構,設計用於在10½"x 15"x 20"深的壁龕中埋葬火化的遺體,從正面量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