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早知道:預防、診斷與治療全攻略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Chris 0 2025-05-16 健康

dexa骨質密度檢查,檢查骨質疏鬆,照骨質疏鬆

一、骨質疏鬆症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疾病,主要特徵是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導致骨骼脆弱,增加骨折風險。根據香港衛生署數據,65歲以上女性約有50%患有骨質疏鬆,男性則約20%。骨骼由膠原蛋白和鈣磷礦物質組成,具有支撐身體、保護器官和儲存礦物質等功能。

骨質流失是一個自然老化過程,但以下因素會加速流失:

  • 女性更年期後雌激素下降
  • 鈣和維生素D攝取不足
  • 缺乏負重運動
  • 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
  • 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

二、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

香港大學研究顯示,以下人群患病風險顯著提高:

危險因子 風險倍數
女性65歲以上 3-5倍
有家族骨折史 2倍
每日吸煙>20支 1.8倍
BMI<18.5 2.3倍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人日均鈣攝入量僅400-500mg,遠低於建議的1000-1200mg。此外,辦公室工作族群因缺乏日照和運動,維生素D不足率達70%。

三、骨質疏鬆症的症狀與診斷

早期通常無症狀,香港骨科醫學會指出,多數患者是在發生脆性骨折後才確診。常見骨折部位包括:

  • 脊椎壓迫性骨折(身高變矮、駝背)
  • 髖部骨折(需手術治療)
  • 腕部骨折(跌倒時用手支撐)

dexa骨質密度檢查(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法)是診斷金標準:

  1. 測量腰椎和髖部骨密度
  2. 無痛、輻射量極低(約胸部X光的1/10)
  3. T值判讀:-1.0以上正常,-1.0~-2.5骨量減少,-2.5以下骨質疏鬆

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以下人群應定期檢查骨質疏鬆

  • 65歲以上女性/70歲以上男性
  • 50歲後有骨折史
  • 長期服用類固醇>3個月

四、骨質疏鬆症的預防

香港營養師協會提出「骨骼健康三部曲」:

1. 飲食管理

每日建議攝取:

  • 鈣質1000-1200mg(1杯牛奶含300mg)
  • 維生素D 800-1000IU(日曬15分鐘可合成)

2. 運動處方

每週至少:

  • 3次負重運動(快走、爬樓梯)
  • 2次肌力訓練(彈力帶、深蹲)
  • 避免游泳/騎單車等非負重運動

3. 生活調整

香港防癆會建議:

  • 戒菸(吸菸者骨流失速度快20-40%)
  • 限酒(每日<2標準杯)
  • 防跌措施(改善居家照明、使用防滑墊)

五、骨質疏鬆症的治療

香港醫管局治療指引分為: 照骨質疏鬆

1. 藥物治療

  • 雙磷酸鹽類(如Alendronate):口服/靜脈注射,抑制破骨細胞
  • SERMs(如Raloxifene):適合停經後婦女,降低脊椎骨折風險
  • 單株抗體(如Denosumab):半年皮下注射一次

2. 非藥物治療

骨折後復健重點:

  • 脊椎骨折:穿戴護腰、物理治療改善姿勢
  • 髖部骨折:術後早期活動預防併發症
  • 疼痛管理:熱敷、經皮電刺激

六、結論與建議

香港骨質疏鬆基金會呼籲:

  • 40歲後應評估骨質疏鬆風險
  • 50歲以上女性建議安排照骨質疏鬆
  • 已確診者每1-2年追蹤骨密度
  • 治療配合度>80%可降低50%骨折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從今日起建立護骨習慣,才能擁有強健的骨骼人生。

相似文章